台灣八哥現蹤!大漢溪人工濕地成難得一見自然綠洲
時序入春夏,鳥語花香喚醒濕地生機。位於大漢溪畔的新北市新海二、三期人工濕地,近期成為賞鳥民眾的熱門秘境。新北市高灘處表示,濕地生態蓬勃發展,已聚集多種低海拔野生鳥類,是都市叢林中難得一見的自然綠洲。...
保衛國家級濕地!高雄楠梓仙溪移除2000公斤外來種植物
高雄楠梓仙溪是「國家級」重要濕地,但下游沿岸已發現外來種植物入侵跡象,高雄市農業局26日舉辦移除活動邀民眾參加,共移除2000公斤外來入侵植物,成果豐碩。閱讀更多:外來種除不掉不如吃了吧!生態廚師開...
越多越好!研究發現:地景異質度越高 越能促進鳥類多樣性
生多所23日表示,國土規劃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經濟發展,攸關永續實現,研究發現地景組成異質度愈高,愈能吸引較多種鳥類棲息,已發布在地景生態學期刊,也供規劃時依循。閱讀更多:別再說泥巴不重要!東亞遷徙...
研究揭台灣西岸非紅樹林原生地 移除紅樹林成關鍵
紅樹林應該遍布台灣海岸嗎?數十年來,這個問題不斷引發多方議論,最近學者根據百年來研究資料,再度印證台灣西岸現存紅樹林多為人為引入、非自然原生分布的結論;少數如基隆灣和高雄灣雖曾擁有原生紅樹林族群,皆...
知本濕地鳥類大調查:極度瀕危「環頸雉」206隻 數量創歷史新高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8年起,每年於知本濕地進行環頸雉調查,自2022年起也將黃鸝與台灣畫眉納入調查對象,作為知本溪口沖積扇的重要目標保育鳥種。而2025年目前調查發現在草生地的環頸雉多達206隻次,...
即將進入尾聲!茄萣濕地吸引8千隻候鳥來過冬 賞鳥只剩4月
高雄茄萣濕地從去年10月候鳥季開啟以來,吸引近8000隻候鳥來過冬,包括「黑面琵鷺」、「白秋沙」、「黑頸鸊鷉」、「寒林豆雁」等珍稀物種。工務局公園處表示,茄萣濕地賞候鳥季節即將進入尾聲,呼籲市民朋友...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候鳥準備北返,新竹市香山濕地已陸續出現黑面琵鷺、白琵鷺及超萌的小燕鷗,市府也邀請民眾前來賞鳥,其中金城湖更是賞鳥熱點,高蹺鴴、白眉鴨、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赤頸鴨、小水鴨...
這次不是黑琵!罕見白琵鷺現身新竹金城湖 成賞鳥焦點
新竹市野鳥學會進行3月份例行鳥類調查,在金城湖發現一隻身披繁殖羽的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相對於大家熟悉的黑面琵鷺,白琵鷺相當罕見,只有春季遷徙前才能短暫看到牠的身影,而近...
氣候變遷下的濕地重生!五分港濕地6大關鍵打造韌性河岸
編按:氣候變遷之下,傳統人工濕地也面臨暴雨沖刷的挑戰,如何讓濕地兼具生態復育、觀光和水質淨化功能,穩固河槽,創造水鳥棲地和豐富生態,考驗濕地設計師的功力。方偉達在《臺灣濕地誌》書中,除了分享如何維持...
本島首次標放127隻三棘鱟!有助族群復育與評估、奠基復育之路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首次在台灣本島執行大規模三棘鱟標識放流,共計標放127隻成鱟,初步推估本島存有約1099隻成鱟,這項計畫不僅為台灣本島的三棘鱟族群帶來關鍵數據,也為未來復育行動奠定基礎。海保...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編按:濕地對人類的生存很重要嗎?面對全球氣候暖化步步逼近,孕育豐富生態的濕地也面臨存亡危機,國立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方偉達在《臺灣濕地誌》書中,揭露了全球濕地的脆弱性,以及對改善地表...
挖土機還沒來 河狸已完工!河狸「包辦」捷克水道築壩 效率高還超省錢
捷克官員12日說,當局原擬在一處舊軍事訓練場上建造壩堤以涵養溼地,但工程計畫因故延宕,如今囓齒動物河狸「接手」築壩,為納稅人整整省下120萬美元(約新台幣3974萬元)。在大自然界的偉大工程師中,河...
「綠金」讓西海岸土地更富有了嗎?漁業、綠能與濕地的共存難題
編按:工業區、風機是西海岸沿線常見的地景,多年來乘載了國家建設發展的命運,近年為了國家淨零發展,綠能與碳匯在地方引發了論辯,但彰化沿岸同時也保有了僅存的泥灘地生態、沿海養殖事業,關於國家政策下地方發...
淡水永續景點推薦:挖子尾紅樹林—水筆仔故鄉、還能近距離賞鳥!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新北市正值候鳥聚集的高峰期,隨著候鳥南遷,挖子尾是北台灣最大的紅樹林純林之一,擁有完整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不僅是水筆仔的故鄉,更是多種鳥類的重要棲息地,民眾不妨把握年假尾聲到挖子...
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濕地不斷遭開發 淹水更顯嚴峻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台南環團籲請保護濕地,不要只有開發再開發,守住極端氣候災難的緩衝區。水利局表示,去年起與成大合作,針對七股潟湖外的網仔寮汕、青山港汕及頂頭額汕的守護進行研究,確立自然工法原則,...
台南七股、將軍廢棄鹽田重生!濕地生態成鳥類天堂 紀錄超過2.5萬隻冬鳥
台南市「七股將軍鹽灘地濕地復育聯盟」共6個夥伴團體,日前在七股、將軍的鹽田濕地進行「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冬季鳥類調查活動,共記錄到90種鳥類,數量超過2萬5千隻,其中全球瀕危的遷徙候鳥諾氏鷸已是第9...
都更與景觀難兩全...龍山寺背後長出高樓、景觀宅獨享觀音山夕陽美景
台灣進入大都更時代,新建築集合各項容積獎勵長得大又高,帶來許多後遺症;從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景觀豪宅霸占觀音山夕照、龍山寺背後長出高樓,到國父紀念館周邊解除限高禁令,都讓平民美景與城市天際線消失...
冷吱吱...社子島濕地黑面琵鷺也報到!賞鳥最佳時機
近期一波波冷空氣到來,許多候鳥也乘著東北季風飛抵台灣。北市水利處表示,因社子島濕地正是迎接遠方貴客的前哨站,從去年底開始,社子島濕地就多次觀察到稀有黑面琵鷺造訪,特別是退潮時段,也是觀察黑面琵鷺覓食...
幫鳥兒新增落腳處!大漢溪用回收材建生態浮島 豐富濕地棲地
河川汙染及生態復育近年成熱烈討論議題,新北大漢溪、新店溪等近年都復育有成,為更進一步營造鳥類棲地,新北高灘處將陸續建置生態浮島。高灘處表示,目前已於新海一期人工濕地設置,今年開始也會針對生態浮島材質...
消失的國土...泥灘地能靠劃設重要濕地來翻轉命運嗎?
編按:百年來台灣的泥灘地消失了近6成,面對持續失守的海岸線,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彰化沿岸從開闢工業的昔日到展望綠能的未來,「土地價格」是眾所盼望的目的,但關於「土地價值」卻鮮少被討論,藉由濕地利用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