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良好健康與福祉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 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人外食比率高,近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民間基金會與市調公司進行多項調查,外食族接近7成。而國健署的資料顯示,高達8成的國人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少於每日3蔬2果建議量。美兆健檢診所醫師陳俊光指出,外食族若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易增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外食族注意!研究: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比歐美高2至7倍

陳俊光表示,外食族最常吃便當、麵食、速食、羹麵類、各式小吃等,這類餐食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而且餐後再來一杯手搖飲,長久累積下來,可能吃出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而這些潛藏疾病沒有明顯症狀,但身體卻經常感到疲憊或不適,需要靠健康檢查才能提早發現異常數字。

根據調查,台灣有7成的上班族每周至少5天以上外食,陳俊光強調,從早餐的三明治或速食、午餐便當、晚餐鍋物,過多的加工食品與食品添加物,恐增加肝臟負擔,影響代謝健康。而加工食物含有高鈉高油、精緻澱粉、反式脂肪等,會刺激身體發炎反應,長期吃更會讓發炎狀態加重。

多數人對於身體狀況只有「健康」與「疾病」的認知,忽略了「亞健康」的風險。陳俊光強調,亞健康的人看起來表面沒問題,但身體內部可能早已亮紅燈,包括脂肪肝、高血糖、骨質疏鬆、內臟脂肪超標等。如果有疲倦、失眠、焦慮等症狀出現,或是經常腹瀉、胃食道逆流,應透過健康檢查揪出病灶。

陳俊光提醒,健康不只是沒生病,而是內外都保持平衡,許多疾病或疾病前期在早期發現時,只要透過適當的介入,就能延緩病程、逆轉甚至痊癒。他呼籲,除了外食族,上班族、久坐族也是隱形健康風險族群,應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並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常見7大隱形疾病風險

1.脂肪肝:外食油膩、應酬喝酒,容易形成脂肪肝,也會影響肝功能。

2.高血糖:經常吃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血糖問題提前找上門。

3.高血壓:隱形的「血管老化」,對健康的影響屬於全面性,可能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4.腸道菌相失衡:食品添加物多,腸道慢性發炎,容易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

5.骨質疏鬆:外食少攝取鈣質,加上久坐,導致骨質流失速度快。

6.內臟脂肪超標:脂肪囤積在內臟,可能會導致代謝症候群,進一步造成胰島素阻抗。

7.慢性發炎:經常外食、高壓力、熬夜,這些習慣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提高癌症機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從小學習當綠手指!嘉義小學生親手種下康乃馨、義賣所得再捐弱勢團體

從小學習當綠手指!嘉義小學生親手種下康乃馨、義賣所得再捐弱勢團體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想要洗刷國恥!交通部推動縣市設行人專用號誌、早開時相 還有道安獎懲機制

想要洗刷國恥!交通部推動縣市設行人專用號誌、早開時相 還有道安獎懲機制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最新文章

廚房用具怎麼挑?15種廚具選購攻略大公開 教你一次買對不浪費

廚房用具怎麼挑?15種廚具選購攻略大公開 教你一次買對不浪費

舊衣回收箱效益差?衣物破損多、3成會被淘汰 社福團體也難為

舊衣回收箱效益差?衣物破損多、3成會被淘汰 社福團體也難為

永續旅遊怎麼做?旅行中做好這8個小動作 就能減碳護地球

永續旅遊怎麼做?旅行中做好這8個小動作 就能減碳護地球

有機農法護草鴞!屏東9位農友成為首批「友善草鴞」標章認證

有機農法護草鴞!屏東9位農友成為首批「友善草鴞」標章認證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養殖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養殖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連續2年暫停捕鯨!冰島因景氣不佳 表示暫停夏季捕鯨季

連續2年暫停捕鯨!冰島因景氣不佳 表示暫停夏季捕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