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求生本能失效!是什麼讓飛蛾、蜉蝣一步步走進「演化陷阱」?

陸地生物

因為蛾類的趨光性,經常將燈光及火光誤以為月光並向其中飛去,故我們常聽到「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之說。 圖/Shutterstock
因為蛾類的趨光性,經常將燈光及火光誤以為月光並向其中飛去,故我們常聽到「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之說。 圖/Shutterstock

編按:曾經保護物種繁衍生存的本能,如今竟成了導致牠們滅絕的詛咒?飛繞燈、蜉蝣誤地為水、海龜誤食塑膠……這些不是愚蠢,而是「演化陷阱」。過去適應的行為在新環境中反成致命錯誤,從昆蟲到海洋生物,甚至人類沉迷於糖與高熱量飲食的慾望,都難逃這場行為與文明碰撞的災難。安迪.道布森在《失控的演化群像》書中,揭示人類與萬物如何被自己的「成功」所反噬,當環境劇變,演化是否來得及救人類脫困?

海牛、蜥腳下目及許多其他瀕臨滅絕的群體會受到己身阻礙,但是對於那些被自身行為阻礙的物種,還有更幽微的陷阱等著牠們—更精準地說,阻礙牠們的是行為演化的結果。

這個過程不妨以我們熟悉的例子來說明:飛蛾會環繞著火焰或燈泡飛。這對於飛蛾來說顯然是錯誤之舉,卻是依照某種規則所演化的習性而來。

月亮的指引失靈?人造燈光竟讓蛾無法直線飛行

蛾在飛行時,會靠著與月亮的關係來導航,但月球距離地球很遠,如果蛾在飛行時,希望讓月亮和飛行方向保持在固定的角度,則會直線前進。這很有用,但前提是月亮是夜空中唯一發亮的物體,因此,人造燈光也帶來了2個問題:

1.人造燈光太多,可能從四面八方出現。

2.比月亮近得多。

第2點比較明顯。

雖然月亮夠遠,可說是物理學家說的「光無窮遠」(optical infinity),但你家車庫前的安全照明燈卻不是無窮遠。蛾在飛行同時,讓燈光與其所前進方向保持在固定角度,就會變成朝著光螺旋飛。最後就會撞到玻璃,如果是明火的話,就會飛蛾撲火。

恐龍時代的智慧失效...現代人造物讓蜉蝣走錯產房

蛾會因為環境中的變化而死,但不是只有蛾如此。

蜉蝣這種昆蟲一生(可能有幾年那麼長)大部分時間都以掠食性若蟲的型態在水底下度過,成蟲之後會浮出水面,但這時的牠們缺乏適當的口器,其存在只是為了育種,幾天後就會死亡。

多數物種的雌性蜉蝣多半把卵產在池塘、湖泊與其他淡水表面,卵會沉到水底下並完成發育。不過情有可原的是,蜉蝣對於水的概念並沒有充分理解。相對地,蜉蝣把焦點放在這種液體的一項特色,那是在其他地方不容易找到的偏振光。

水的表面不會完全反射其所接收的光,只反射在幾個平面內振動的部分光波。蜉蝣會利用偏光來辨識聚集、交配與產卵的地方(換言之,就是尋找水源),早在恐龍時代之前,使用這種方法就一直收效甚佳。

然而現在瀝青出現了,農田會使用黑色塑膠布,汽車有擋風玻璃,林林總總的人造表面都會反射偏振光,於是每年有數百萬的蜉蝣會聚集在溪邊的乾燥路面,並在上面產卵。不用說,這些卵是不會孵化的。

蜉蝣是相對原始的昆蟲,並且表現出可能存在於第一種飛行昆蟲中的許多祖先性狀,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長尾巴和翅膀。 圖/WikiCommon
蜉蝣是相對原始的昆蟲,並且表現出可能存在於第一種飛行昆蟲中的許多祖先性狀,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長尾巴和翅膀。 圖/WikiCommon

演化行為暗藏玄機!「演化陷阱」將生物推向死亡邊緣

生物學家稱這種普遍的現象為「演化陷阱」,其定義是原本可適應、演化的行為,在新條件下變成適應不良的情況。那些行為通常牽涉到非直接的線索(例如偏光等於有水),而新條件常肇因於人類改變了環境,例子不勝枚舉,有些更是刻意為之。

在飛蠅釣很常見的河流與湖泊,鱒魚如果沒有大啖在水面掙扎的蒼蠅的習性,勢必會擁有更好的處境;如果只吃水面下的食物,例如昆蟲若蟲、蝌蚪與魚苗,就會安全得多。然而,垂釣者樂見鱒魚依然頑固地對這事實渾然不覺。

其他諸如大量蜉蝣卵犧牲的例子,則純然是悲慘的意外。海龜也有類似的恐怖案例,這種生物並未利用味覺或嗅覺辨識所吃的水母(主要是因為這些感官在水下不那麼有效),牠們完全仰賴視覺,正因如此,許多海龜都吃下無法消化的塑膠袋而死亡。

文明的代價?高糖飲食是人類演化的「甜蜜陷阱」

人類在文明發展的旅途中,也不免落入這些陷阱,較明顯的例子是過度攝取甜食,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及各種健康問題。

在人類物種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意外獲得高熱量食物,例如蜂巢的蜂蜜,那麼狼吞虎嚥是個好辦法,因為整體而言,食物是相對稀少的,沒有得避免長期暴食行為的選擇壓力,畢竟很少(甚至完全沒有)個體會碰到有機會長期暴食的情況。

然而,如果把鏡頭快速轉到現代世界,就會發現隨時都能取得大量、便宜與含糖量高的食物,而身體會狂吃的自然傾向就變成大問題。有些族群可能會及時演化出脫離的辦法,因為臨床上的肥胖與生殖力降低是有關的,但這時間框架恐怕不夠有幫助。到了那時候,傳說中的奶與蜜之地就會成為要避開的地方。

《失控的演化群像:合作、攻防、惡意與自私基因,從物種怪奇案例看見天擇的限制與多樣性》。 圖/行路出版提供
《失控的演化群像:合作、攻防、惡意與自私基因,從物種怪奇案例看見天擇的限制與多樣性》。 圖/行路出版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翻轉認知!成大研究挑戰「滅絕電梯」經典假說:暖化時山頂物種會自行補位

翻轉認知!成大研究挑戰「滅絕電梯」經典假說:暖化時山頂物種會自行補位

每週收到1500萬件「白人衣」!迦納淪為北半球快時尚墳場 散發惡臭、毒害環境

每週收到1500萬件「白人衣」!迦納淪為北半球快時尚墳場 散發惡臭、毒害環境

昔日好生意變燙手山芋!舊衣回收外銷價格大崩 成名副其實「夕陽慘業」

昔日好生意變燙手山芋!舊衣回收外銷價格大崩 成名副其實「夕陽慘業」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最新文章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青農眼看良田起大厝!《國土法》再延6年 台灣農地等得起嗎?

青農眼看良田起大厝!《國土法》再延6年 台灣農地等得起嗎?

獨步全球!生多所引導設施讓綠島陸蟹安全過馬路 登國際知名期刊

獨步全球!生多所引導設施讓綠島陸蟹安全過馬路 登國際知名期刊

壽命超長,幾乎不得癌症!醜醜「裸鼴鼠」的抗老祕訣是什麼?

壽命超長,幾乎不得癌症!醜醜「裸鼴鼠」的抗老祕訣是什麼?

譴責!為「擺拍」不擇手段?珍稀赤翡翠的棲息竹林竟遭抹牛油、顏料

譴責!為「擺拍」不擇手段?珍稀赤翡翠的棲息竹林竟遭抹牛油、顏料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